
作者:虹摄库尔斯克在线配资门户
印巴冲突的余温从空中蔓延到了陆地,虽然5月初的冲突在地面上仅进行了隔空炮战,但作为装甲突击主力的坦克部队也曾经紧急调动。
比如,巴基斯坦陆军的“哈利德”主战坦克集群就被拍到出现在边境地带。而近日据相关外媒军事观察家分析,印度坦克部队的表现则比较拉跨,尤其是印度国产“阿琼”主战坦克居然有高达75%无法正常运作,只能依靠从俄罗斯购买的T-72A、T-90S主战坦克撑场面。

图片:“阿琼”坦克故障频出,根本无法投入边境冲突。
事实上,印度在分析俄乌冲突过后已经做出了加强坦克部队的决定。
因为从俄乌战场上看,虽然大量使用FPV等无人机进攻,但坦克装甲车辆仍然是比较有效的突击装备,而且相比轻型车辆或者单兵,也能够抗住更多无人机的打击,一辆好的坦克能够较好地发挥出“肉盾”作用。
为此,印度已经对“阿琼”坦克进行改进升级,研制了“阿琼”MK2型主战坦克,增加了楔形装甲等模块,大幅提升防御能力。然而,“阿琼”坦克糟糕的机动性却随着战斗全重的增加而进一步恶化,几乎到了动不动就故障的地步,这使得这种“白象”完全无法在短促的冲突中做好准备调往前线。

图片:加强防护后导致机动性进一步恶化的“阿琼”MK2主战坦克。
美国军事观察家哈里森·卡斯撰文写道,“印度一直努力生产其自身的主战坦克——‘阿琼’。但由于一系列后勤和技术问题,国产主战坦克继续面临严重的技术问题,导致这些坦克中的四分之三以上完全无法运行。”
“阿琼”坦克的研制超过了50年。原本印度希望坦克完全采用印度制造的零部件。然而,印度制造商根本无法开发这种坦克,实际上进口零部件占了坦克30%以上,不少还是关键部件,这导致坦克在遇到故障的时候无法及时修复,一趴窝就是很长时间。
图片:印度“阿琼”坦克趴窝率非常高。
印度其实要感谢印巴冲突并没有延续到地面战场,也要感谢“阿琼”坦克没有来得及调往前线,不然就会看到大批量坦克因为故障而被抛弃在战场上的窘境。
事实上,印度坦克部队中,最实用的还是皮糙肉厚的T-72A坦克。其装备量超过2000辆,在冲突中能够以数量抵消质量的差距。
图片:印度维和部队部署在索马里的T-72A坦克在线配资门户。
配资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